您当前位置:主页 > 伏羲文化 >

伏羲文化

境内的伏羲文化遗迹

时间:2015-11-28 11:22 作者:网络 来源:甘谷新闻网 点击率:118


  甭看冀县地方碎
  伏羲皇帝头一辈
  桑叶儿衣裳脸上黑
  伏羲爷生在古风台
  这是流传在甘谷民间的一首伏羲民谣,甘谷拥有许多的伏羲文化遗迹。
  古风台,相传是伏羲的出生地,地处甘谷县城西南10公里的白家湾乡古风台村。这里不仅有八卦山、伏羲洞、伏羲笔、龙眼泉等诸多有关伏羲的遗址,而且这里的农户用的是树梢编织的八卦型鸡灶、鸡笼,将伏羲所创造的八卦图运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新建伏羲大殿、雷泽古地碑,这里已经成为公祭人文始祖伏羲的重要场所。
 

  大像山太昊宫,占地480平方米,殿宇巍峨宏敞,宫门建于重阶之上,其两侧及正殿前左右并有厦房和套间,木构牌楼式,悬山顶,斗拱层迭,额由本县清代优贡李维屏题“太昊宫”三个楷书大字。宫门内外各有古柏四棵,院内有八卦池。正殿伏羲塑像,高2.6米,其身披桑衣,腰围虎皮,双手托着八卦盘,筋骨外露,气质浑厚,神采奕奕。整个塑像似观天地万物之变化,犹如扭转乾坤之举动。殿内墙壁上绘有伏羲演八卦、女娲炼石补天等神话故事。据史料记载,太昊宫在明朝万历年间重建过一次,这说明在明以前太昊宫就已经坐落在大像山上了。
  羲皇故里碑。镶嵌在大像山双明洞崖下栈道南侧。高1.85米,宽0.7米,刻有“羲皇故里”四字,为民国戊辰年四月(1928年)由伏羌县士庶人等重树的。
 

  “羲皇故里”残碑。所刊这幅照片中的实物,是伏羌县民国戊辰年(1928年)重建“羲皇故里”石碑之前的“羲皇故里”石碑残缺遗物。残碑上款所刻年代为“岁次甲寅仲冬月”即清咸丰四年也就是公元1854年,距今已有159年;该碑镌有“羲皇故里”四个大字,前两字残缺,“皇”字只剩下面一横划,“故里”两字非常清晰;下款为“伏羌县事强任、文光立”字样。该残碑的发现说明,甘谷为羲皇故里的历史由来已久。
 

  华盖寺伏羲塑像。华盖寺地处甘谷县城西10公里处,316国道旁。华盖寺始建于元代,寺内重要的建筑有伏羲洞、三眼洞等。伏羲洞内塑有高1.24米的原始人状伏羲坐像一尊,其造型逼真,通体瓦蓝。头部有两个突起的小角,两眼圆睁,两手执八卦于胸前,肩、腰部均缠有桑叶,塑像比天水伏羲庙伏羲塑像、大像山伏羲塑像更为袒露,。而年代尤早。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