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国报道新闻集团 主办:一画开天文化艺术协会

您当前位置:主页 > 高端访谈 >

高端访谈

裴国栋作品岁月沉思报道之(十)

时间:2015-11-01 10:42 作者:裴国栋 来源:一画开天艺术网 点击率:74


 
 
       作者介:

        裴国 男,族,出生于1950年7月17日(农历6月初3日)。甘省清水县贾裴家庄人。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先后任天水地委组记者、清水组组长、天水地区改支队办公室主任、天水市司法局公室主任、天水市法学会秘书长、天水市社会治安合治理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共天水市委政法委会副书记。2010年按副地干部待遇退休。在国家、省级报志上近千篇文稿;起草撰写大量的公文文章。在社会治安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的献,多次受中央和省市有部冂的表彰励。中央组织中央政法委曾予嘉
 


 

作者故居— 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工作过的地方—天水市人民政府




社领导少华(左一)与作者裴国栋(右一)亲切交谈



协会副主席顾亚东(左一)社领导少华(中)与作者裴国栋(右一)合影留念

前    言

 

       《岁月沉思》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真实地记录了记事以来近六十年我的家族和家庭生活及个人方面的实况。从家庭变迁、个人成长过程和事业奋斗中折射出所处的时代、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及自己人生的成败得失。《岁月沉思》用真实的史料,把人生的经历呈现出来,表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和道路的血肉关系。它实际也是我人生的感悟,也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记录,用艰辛的汗水和忠诚铸成的奋斗之歌!  
        时光悠悠,倾尽繁华。我从内心深处突然浮起一个荒唐的念头,如果生命可以再来,我选择谁都不曾遇见,一生平静,而又安然的走完,去享受那落日余晖的惬意,可惜,这些都是自己心中的一种假设,已永远无法替代那些已存在的事实,和那段伤感的回忆!
深感在短暂的一生中,走过风、走过雨;经历失败、体会成功;品尝过痛苦、共享过欢乐;走过泥泞、踏过坎坷、经历过挫折、历经万苦千辛,幸运的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小路;不幸的甚至没有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路,坎坷、挫折陪伴着一生。募然回首,灯火阑珊处,闪耀着自己走过的轨迹,晒下了自己的斑斑汗水……
        往事历历在目,心绪不堪回首,每当我闭上眼睛沉思,那故乡的炊烟、童年的月夜、父母亲的教诲,还有身后留下的串串人生足迹,以及那山间不知名花草发出的淡淡清香和村前东流小河潺潺的水声……犹如一幕幕古老电影镜头似的在脑海反复显现,仿佛把我带到了已然逝去却永不会磨灭的远方。
        我走过的六十多个春夏秋冬,有磨难、有忧伤、有无奈、有期盼、也有欢笑。过去的许多事情都已淡忘,但有些仍历历在目,件件在心,永远挥之不去。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幼年经历了人民公社“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忍饥挨饿;上学期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停课闹革命的浪潮中上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和“长征大串联”;退学回乡以后在生产队当社员,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战斗在改天換地的行列;在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浪潮中当上了村上的民办教师,后来又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上大学学习;参加工作先后在新闻单位、政法部门工作,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回想起来这些历历在目,件件在新,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在闲暇之余,和同事聊天,与家人交谈,就会谈及幼年时的家庭磨难;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父母﹑兄弟姐妹的生离死别;参加工作后岗位的变迁。这些亲身经历的往事,恍如昨日。故此在同事和家人的鼓励催促下,我坐在电脑桌前,生疏地敲起了电脑键盘,学习打字与往事回忆同步而行。那早已逝去的岁月在我心中引起了沉思,使我沉寂的心中掀起层层波浪,它时而使我兴奋,时而令我忧伤。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珍惜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生在世,与父母、妻子、儿女、同事和朋友之间相处实际都是一种缘分。坦诚地说,不论是在家庭、在单位还是朋友之间。我始终怀着一颗诚挚的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宁肯人负我,我绝不负人”这是我作人的准则。我习惯于換位思考,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我的一生中付出与缘分紧密相系,与任何人没有大的过结。我问心无愧,尽管太多的辛酸融进了昨日的犁铧;尽管难以抹去的忧伤充斥着我的心灵;尽管大半生的精力挥洒在征途上;尽管痴笑我傻的声音挥之不去……但我做人的唯一指南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到慰藉的是自己的正直与诚实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是对父母敬孝不够。母亲在我参加工作不久离开了人世,没有享一天清福。父亲独居乡下,孤苦伶仃,去世在劳作的田野。弟兄之间有时也磕磕碰碰,悔之晚也。这些痛楚我始终无法摆脱,像一只无形的手一样时常触痛我的内心。
回忆走过的路,我深深地感谢曾经帮助、培养、教育我的领导和同仁,使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在政府衙门有了一席之地;感谢所有关心过我的亲人、同事、朋友,帮我渡过工作和家庭的道道难关;感谢九泉之下的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感谢我的姐姐和兄长,是他们起早贪黑挣工分供我上学;感谢我的家人与我风雨同舟,共患于难,共同支撑了这个家庭!
        我没有著书立传之意,也没有让人评功摆好之念,只是想把自己的经历述说给后代,让他们不要忘记在人生道路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好人之恩。让他们记住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开拓事业,成就美好的未来,让他们从我人生成败得失中记取教训,走好自己的路。
文章是现在写成的,而所讲述的许多事情,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廿一世纪初的陈年旧事。当年所亲身经历过的人,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也将是古稀之年。这其中的许多事件是对是错,历史大多已有定论。暂无定论的我也不多加评论,只好由后人去评说罢了。

 

                                                                                                                                      作者裴国栋
 

大型系列报道之十:我与新闻工作有缘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我与新闻工作结下深深的情缘。我自幼热爱新闻事业,大学毕业分配在新闻单位工作,在新闻单位先后工作了十多年时间。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间段。这段经历不仅提高了我的文字写作能力,而且对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后来步入政坛也铺平了道路和奠定了基础。

 

    1976年9月,我走出了大学校园,结束了“工农兵学大学生”的生活。本想回原籍清水县工作,以便照顾搁在农村的父母亲及妻子儿女。其结果那年在全地区几百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留了几名分配在地区机关工作。没有想到我是其中之一,我们搞了三个月临时性工作以后,我被分配在了原天水地委新闻报道组工作。那时,天水地区还没有实行地改市,天水地区是甘肃省最大的一个地区,总人口比省会城市兰州还多出许多。全区辖天水市(现秦州区)、天水县(现麦积区)、清水、张家川、秦安、甘谷、武山、漳县、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十二个县市。1985年实行地改市时,将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四个县划归陇南地区管辖,漳县划归定西市管辖。从那时起,天水地区改为天水市,所管辖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张家川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七个县(区)。在我分配天水地委报道组工作时,还没有《天水日报》、天水电视台、天水广播电台等这些地市级新闻媒体,也没有媒体传播的工具,只有天水地区新闻报道组一家新闻单位,所采访编写的稿件通过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传播。

 

    我自幼爱看书和学写文章。上小学时就利用“勤工俭学”自己挖冬花﹑打洋槐树籽变卖的钱,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从小养成了读报看书的好习惯。小学三年级时就学写小块文章,记述身边发生的人物﹑事件,投送报刊。不管采用不采用、刊登不刊登,稿件照写照投。所投稿件虽未被采用,但对自己学习语文知识尤其是对提高文字写作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小学高年级时,正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高潮时期,我写的“活学活用”文稿老师经常当范文在班上朗读。后来,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和其它政治运动的开展,学校停课闹革命,成天开批判斗争会,我撰写的理论文章也在全级算比较好的,经常刊用在学校办的黑板报和专栏上。

 

    1968年12月,我当上民办教师以后,仍然没有放松编写投稿。那时还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集体管理制度,对村上出现的好人好事也采编整理,往新闻单位投送。记得当时各级党政组织,各行各业对新闻报道工作都非常重视,在工厂、农村、军营都聘请业余通讯员,宣传报道当地出现的好人好事。我学写新闻稿件大队、公社都很重视,他们对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和新闻线素及时给我提供,让我采编稿件。公社和大队还把我推荐为“业余通讯员”, 清水县委宣传部还给我颁发了“业余通讯员”证书。1972年春,我参加了天水地委报道组举办的全地区工农兵业余通讯员培训班。这年五月份,我接到了去地区参加新闻培训班的通知。于是,我向我任教的林河小学请假离开了学校,参加了这次地区举办的新闻培训班。这次培训班在原天水地区招待所(苏联人援 建的木板式二层小楼)举办。培训班由《甘肃日报》社驻天水记者站记者和地委报道组的专职新闻工作人员授课。主要讲述了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的写作技巧、方法等基础知识。我学习非常认真,不到一个星期所发的笔记本记得满满的。培训结束时还给我们发了《天水地区工农兵业余通讯员证书》。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对新闻写作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并对城乡差别有了亲身感受,城市人的生活享受,在我们那个大山沟里连想都不敢想。

 

    培训班结束后,我回到了我任教的家乡小学,继续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采编稿件,宣传报道我们那个地方出现的先进模范人物和事迹。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大战堡子山—介绍清水县贾川公社林河大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先进事迹》的新闻稿件,稿件发出不久,清水县广播站采用。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刊用的稿件。这篇稿件的采用,使我们大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平梯田的事在全县出了名,其它公社﹑大队的人员经常来人参观﹑学习。县上和公社领导知道这篇稿件是我写的后,对我也非常赞赏。大队干部和社员都夸我说:“裴老师不愧是我们村上的‘土记者’,将来可能大有前途。”

 

    实践也证明,在人生的长河中,只要你刻苦的去钻严、去工作,诚心的接人处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我能从事新闻工作,这确实与我钻严新闻工作和接触新闻方面的人仕有密切的关系。我所处的林河大队是全天水地区学大寨的一面旗帜,省级新闻单位和地区、县上经常来新闻记者采访。这些记者到村上大都来学校打蓝球、打乒乓球玩,有的还让我替他们抄写稿件。这样,我与他们接触较多,启发很大,受益也匪浅。《甘肃日报》社记者王清志和清水县委政治部干部牟本理同志就是在那时这样认识的。

 

    1973年6月《甘肃日报》社通采部记者王清志同志带领天水地区报道组和清水县委报道组组成的新闻采访团,来我们村上采访大队党支部建设方面的材料。住了将近半个月时间,编写了《坚强的战斗堡垒—记清水县林河大队党支部的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和一些先进人物的专访稿件。这些稿件初稿形成后,王清志同志让我用复写纸抄写在《甘肃日报》社专用新闻稿纸上。我就非常认真的套上复写纸一笔一划抄写好交他。这年“七.一”建党节前后,在《甘肃日报》四个版面专版刊用,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从那时起经常来村上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我们的大队书记也变成了全脱产的国家干部,职务也提升为清水县委常委,兼公社书记。

 

    1974年9月我上大学后和这些人再没有联系。第二年5月,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我和几名同学在兰州市南关十字商业区逛商场时,在一家商店碰见曾来我们大队采访的《甘肃日报》社记者王清志同志。王清志同志当时是《甘肃日报》社通讯采访组组长,他询问了我们大队的一些情况后问我到兰州的原由,我就一五一十的说被推荐在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上学的事。他听后不加思索地说:“现在的大学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来我们报社实习,学学新闻写作方面的知识?”我听 后想了想,虽然我很喜欢新闻工作,但我一个农村娃现在上大学,怎有可能在《甘肃日报》社学习呢?那真是天方夜谈。他看出我有顾虑后接着说:“如你愿意、我去协调试试。”回校后,我把这没当回事,可过了不久,学校通知我们中文系甲班要往《甘肃日报》社派出一个开门办学实习小组,并且我是提名参加的。我听后非常高兴,心里也非常清楚是怎么回事,心里暗暗感谢王清志同志的关心。于是,我们中文系76级甲班往《甘肃日报》社派出的开门办学实习小组。“开门办学”源于毛主席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的指示,让学生不能在教室里光读书 要到群众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知识。当时去了多少人已记不清了,可我老乡冯天真同学在其中。到《甘肃日报》社我和冯天真同学俩人被分配在编辑部农村组实习。主要任务是按部主任要求,对各地区新闻报道组、工农兵业余通讯员所投送稿件进行筛选修改、编辑、送审。在《甘肃日报》社实习确实比师大上学繁忙得多,接触的人和事也多,学到的东西也比师大学到的东西多得多。在《甘肃日报》社实习二月左右其他同学返校,我继续留报社学习。在报社招待所住宿,报社食堂就餐。学校的补贴和伙食费和报社的补助加起来每月五十多元人民币,在那时五十多元相当于一名二十三级国家干部的工资标准。

 

    在《甘肃日报》社实习这段时间里,我非常开心,工作也非常顺利。在这里我又接触和认识了不少新闻界人士。其他同学离报社后,我一直随记者下基层采访。我跟随李荫喜记者先后在兰州、平凉、武威、酒泉、嘉峪关等一些地方采访。李荫喜同志是兰州榆中县人,为人谦虚,新闻业务很強,在他身上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们二人合写了相当一批稿件,实名在《甘肃日报》上发表。见报后认识我的人都议论纷纷,甚至有的人说我已是记者,分配在甘报社工作。

 

    在那段时间里,我印象最深的是1976年7月,我和李荫喜记者去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河西地区采访。这次采访任务主要是跟随时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禹贵民同志采访他的活动。禹贵民同志当时是省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在景泰县主持召开了全省养猪工作会议。当时,发展养猪各级都非常重视,大力发展养猪事业是硬任务、硬指标。我们报导这次会议编发了消息,撰写了评论员文章。所编稿件中有“省委副书记禹贵民同志自始至终参加会议”的文字。送审中,禹贵民同志提出要回避他的姓名,我很不理解地看着他,想问个究竟。他看出了我的心意,没等我开口却笑着说:“我们党有民族政策。”我听后才恍然大悟:噢!他是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在我记忆中,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后来才知道,禹贵民同志,回族,陕西安康县人,曾任康乐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临夏州委副书记、书记、临夏革委会副主任,主任、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省林业厅副厅长、   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据悉禹贵民同志在民族教育事业和甘肃省林业战线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会后,我们又随禹贵民同志去了河西地区,采访编发了《我省河西三地区夏粮获得大面积丰收》等一批稿件。

 

    回报社时间不长,我又和李荫喜同志去全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礼县采访。省委在礼县召开全省夏收后农田基本建设小战役现场经验交流会议。这次会议仍然是禹贵民同志主持召开。到礼县看见农户家家“铁将军”把门,农田基建工地红旗招展。我记得非常清楚,飞速的参观车队在去崖城公社的途中,被去放牧的牛群挡住了去路。车队被迫停了下来,禹贵民副书记下车询问情况。这位朴实的农民有趣地说:“土改时共产党给我们分牛,让我们靠牛耕地种粮,吃饱肚子。今天共产党怎么怕牛呢?”听了这位大爷的这些话,使大家哭笑不得。原来是为了迎接会议的召开县上决定停止一切农活,并派出巡查人员巡查,确保所有劳力上农田基建工地。这位老大爷看见牛饿着肚子就不顾劝阻去放牧,所以在这里和巡查人员发生争执。禹贵民同志听后却笑呵呵地说:“大爷,你做得对,牛是农业的根本,修梯田是为了增产,牛吃饱肚子去犁好地也是为了多打粮食,你没错,让他去放牛去吧。”农民老大爷的话,深深触动了省上领导。禹贵民同志在大会议上反复强调:“搞农田基本建设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千万不可一刀切。要把农田基建与其它农时季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务必做到农田基本建设和其它农业生产双丰收。”礼县采访结束后,我就回到了报社,也就结束了在《甘肃日报》社的实习。

 

    在《甘肃日报》社实习的这段时间,学到了许多在教室难以学到的知识。尤其给我以后从事新闻工作奠定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

 

   1976年9月,我大学毕业后,在毛主席逝世,举国悼念伟人的那几天,我离开了甘肃师范大学去天水地委组织部报到。在本届天水地区几百名高校毕业生中留了不到几名同学拟分配地直机关工作,我是其中之一。开始,派我在天水市糖业烟酒公司和天水市房管局搞了三个月临时性工作。临时性工作结束后,组织部让我去天水地区公安处或天水地委党校去工作,在这两个单位中让我自己选择。那时大学生分配和现在大不一样。现在大学毕业生进机关工作要进行考试,百里挑一、十里选一的选拔才能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而那时,象我们这样的“工农兵学员”也是抢手货,不是单位挑大专院校毕业生,而是大专院校毕业生挑选单位。那时,我家在农村,父母亲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不好,特别是母亲患高血压心脏病,时而卧床不起,需要照顾。为方便照顾家庭。我提出分配到原籍清水县老家去工作。

 

    在地委组织部谈话的当天,我在地委机关遇见了天水地委报道组组长蒲效仁同志。蒲效仁同志也是曾来我们大队采访时接触认识的,在地委办公楼的通道碰见后问我分配去情况,我就一五一十的把地委组织部分配我去地区公安处或地委党校的事告诉了他。他说:“我们在甘报上看到了你写的一些文章,你有新闻工作特长,我们欢迎你到我们天水地委报道组来工作。”我想了想,新闻工作是我的爱好,我又在《甘肃日报》社实习了将近半年时间,业务也比较熟悉,于是就答应愿去天水地委报道组工作。就这样,我顺利的分配在了天水地委报道组,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新闻工作者。

 

    蒲效仁同志也成为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任领导,他对我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在报到上班的当天,他腾出了他曾经住过的机关单身职工宿舍,晚上我就住进了这个房间。蒲效仁同志曾任清水县人委办公室主任、天水地委新闻报道组组长、天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等职。他为人正直,工作能力强,领导水平高,在他的领导和举荐下,天水新闻界走出了许多省部級、地市级和县级领导干部,曾在市直机关议论说“天水新闻报道组是出领导干部的摇篮”。我在天水地委报到组工作的五年时间里,蒲效仁同志的言传身教对我后来的士途和人生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报到的第二天,我就高高兴兴地以天水地委专业新闻工作人员的身份去西和县采访。这个县长道公社实行联产承包作业组后村民联合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先进事迹比较突出。在这里我编写了一篇题为《长道公社又大干起来了》的新闻稿件,介绍西和县长道人民公社农民联户兴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平梯田的经验。发稿不多几日,《甘肃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登了这篇稿件。打响了我在天水地委新闻报道组工作的第一炮。这篇稿件的刊用,一方面由于当时实行联产承包后如何搞农田基建是广大农村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西和县长道人民公社有了探索性的经验。这样的稿件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我在《甘肃日报》编辑部实习过,编辑们发现我的署名后,知道我被分配在天水地委报道组工作,也是他们对我工作上的支持。这篇稿件也是我到天水地委报道组工作以来的第一篇被采用稿件。

 

    我在天水地委报道组工作期间,在省级报刊上刊用了许多涉及当时天水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一大批新闻稿件,也发表了一些非常有影响的文章。1977年8月,我配合新华社记者在礼县采访编写了《打左派的旗,走极右的路》这篇报道,全面地揭露了“文革”中学大寨运动中不切合实际的盲目冒进行为。《人民日报》刊用后,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在我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所采写编发的稿件大部分是消息、通讯体裁的稿件。主要是报道正面的文章,用行话说是“报喜不报忧”。写内参稿件揭露阴暗面是得罪人的事,但我看准了也敢于碰硬。1979年,冰雹袭击了武山、漳县两个县的十多个公社。其中漳县上报全县十六个公社全遭灾绝收,骗取国家大量救灾物资。我即采访编写了《漳县慌报灾情》的稿件,内参刊用后,省上进行了调查处理。

 

 

    1980年冬,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了户。那时母亲病故,父亲年过花甲,妻子体弱多病,分得的责任田无人耕种。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减轻老父亲的劳动强度,我向组织提出了调回老家清水县工作的请求。开始地委组织部和地委报道组多方挽留,但我调回的决心已下定,于1981年10月就调回清水县工作。被分配在清水县委报道组,仍没有离开新闻工作这个行业。在清水县委报道组工作了三年多时间,工作性质、任务和地委报道组差不多,可新闻线索比地区少得多了。在地区是面对全区十二个县市,县上只不过是二十四个乡镇。县上中心工作也多,经常抽出去搞计划生育、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等临时性工作。在春播、夏收、秋种等农时季节还要请假帮父亲作务责任田。1983年,我参加了全国新闻高级记者资格统考,获得了任高级记者的资格。在清水县委报道组工作了四年时间,直到1984年10月为解决家属子女的“农转非”户口,就调出了这个单位,永远离开了我热爱的新闻行业。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