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新闻

草原文艺舞台上的夫妻双星

时间:2017-02-23 16:33 作者:孟克图雅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点击率:75

 

       题记:正蓝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察哈尔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民族艺术形式别具地方特色。栾凤霞、胡宝恩这对草原文艺舞台上的夫妻双星,正是该旗民族艺术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他们一生奉献于民族艺术,几十年如一日——舞台上,他们以优秀的艺术作品感染人;舞台下,他们言传身教,发挥着老艺术工作者的传帮带作用。这一对夫妻双星,以自己的星光,点缀了草原民族艺术苍穹,为正蓝旗民族艺术的明天,点燃了无限希望。

       栾凤霞、胡宝恩是一对夫妻,也是正蓝旗乌兰牧骑的老队员。70年代初,十几岁的栾凤霞、胡宝恩怀着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凭借自身的艺术天赋,成为了正蓝旗第一批从农村考入乌兰牧骑的汉族演员。

       刚到乌兰牧骑时,他俩最大的困难是语言交流。集体排练、开会学习、同事们互相交流全是用蒙语,而栾凤霞和胡宝恩之前生活在汉族聚居的农村,很少接触蒙语。为了跟上学习课程,这两个人不仅要学习文艺课程还要从零开始学习蒙语,这样一来,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其他同志的进程。然而在别人看来很困难的事,栾凤霞和胡宝恩通过数年来持之不懈的刻苦努力,不仅能用蒙语和同事们交流,还学会了演唱蒙古歌曲。在那个文化生活相对贫瘠的年代,牧民们最大的心愿是能看上乌兰牧骑的节目。为了满足牧民的心愿,当时的乌兰牧骑演员们通常是骑着马、赶着马车奔波在苏木、嘎查、村,为牧民送去精彩的节目,栾凤霞和胡宝恩在这种走乡串户送演出的过程中,跟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理论结合实践,再加上比别人多付出了不知多少倍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乌兰牧骑一专多能的骨干演员。许多牧民老乡提起这两口子,都能有声有色的回忆起他们的演出,并会赞许的竖起大拇指。

       在离开乌兰牧骑后,栾凤霞、胡宝恩仍然没有离开艺术。他们积极参加旗里的各种演出活动、办培训班,为旗里培养了许多文艺人才。正蓝旗老年艺术团成立时他俩报名参加了艺术团,十几年里同艺术团成员一起参加各种演出、各种比赛活动并多次获得了荣誉,成了老年艺术团名副其实的骨干力量和台柱子。

       栾凤霞是乐队里大提琴演奏员、舞蹈演员同时也负责编排舞蹈。她表演的独舞《察哈尔八旗》曾获得2007年锡盟老年文艺比赛和2008年第三届察哈尔杯老年文艺比赛舞蹈类第一名。她编排的群舞《美丽的察哈尔》和《敬爱的毛主席》分别获得了2014年第六届察哈尔杯中老年文艺比赛舞蹈类第一名和2015年中国梦·夕阳美全国中老年文艺比赛舞蹈类金奖。

       胡宝恩的笛子独奏《牧民新歌》早在70年代就响彻了辽阔的草原。他在艺术团里还担任编曲配器和指挥等任务,他配器的民乐合奏《察哈尔民歌联奏》获得了2016年第八届察哈尔杯中老年文艺比赛器乐类第一名的好成绩。

       几十年文艺生涯,栾凤霞和胡宝恩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民族文化事业。如今他俩都已年过花甲,但他们的身影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他们离不开艺术团,艺术团也离不开他们。这对夫妻用他们毕生的艺术修为,为弘扬地区民族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大区和正蓝旗两个文明建设,发挥着光和热。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