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今日头条 >

今日头条

讲述“蓝花”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9-12-01 09:19 作者:网络 来源:人民网 点击率:90



  图为苗族妇女手持蓝花布料。

  贵州人对“蓝花”并不陌生。

  贵州苗族妇女称画蜡染为“画花”,把蜂蜡融化,用铜质蜡刀蘸在纯棉白布上作画,再用山野中采撷的蓝靛,配以石灰、酒,“养”好染料,放入染缸中浸染,留白处呈蓝色,画花处蜂蜡在热水中脱去,留下白花。蓝布和白花沉淀出时光中的美,故称为“蓝花”。

  几年前,我到贵州省丹寨县扬武乡排倒村采集苗族妇女口述史,在苗族蜡染画花者杨品英的小木屋里看她画花。她低头画着花、鸟、鱼、虫,水涡涡……她曾问我:“为何要让我们画如此‘古老’的花?”

  在我看来,“蓝花”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更是贵州大山里连接个体与群体、村落和社会的媒介,是文化传统和情感的链接,是精美手工和精神世界的呈现。

  这几年,我到贵州各地村落四处去寻找“蓝花”,倾听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家在台江县施洞镇良田村的张红花有很多自己的老绣片,那些讲述动人故事的图案,一个个生动展现在眼前,我们仿佛能看到刺绣过程的一个个精美瞬间。

  2009年,我将这些口述史编撰成《蓝花叙事》一书,并正式出版。该书注重文化系统的梳理和少数民族图形故事的整理和运用,认知非遗的价值和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变迁。

  由于传统民间技艺与市场的结合,传统刺绣、织布等技艺正成为寨子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我成立了“蓝花叙事”公益基金,用以资助少数民族妇女传承当地工艺。传承人的文化认同是非遗保护的命脉。

  赵运祥来自大沙坝乡埃山村。村子里只有他还能完整地做印染工艺,但从2003年起他停工了。坐在老人家的堂屋里聊天,老人膝上置放一片残缺的印染花布,记忆开始穿寻于过去几十年。他谈论,过去村寨几乎每家每户都能做印染和印染加工,谈到如何恢复印染记忆时,老人激动地说:“那时,我们做蓝印花布,好多人送布来给我们加工。”老人眼里的光让我见到修复的可能性。只要还有一个人,文化便有机会传承。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此后我们多次往返,想方设法帮助赵老恢复印染工坊。一度消逝12年的传统手工艺仡佬印染恢复后,我们立即联合多家机构为他在石阡县埃山村建立了传承工坊和生活小馆。

  类似的故事仍在继续。“蓝花叙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出版了《他者叙事:手艺人口述历史访谈》《寨生:手上的记忆》等20多部书籍。现阶段,我们以手艺人为核心资源,定期举办非遗传承人驻村计划,推动“蓝花基金+蓝花叙事公益文化品牌”的模式,实现博物馆、国际交流、公益品牌的主张。“蓝花基金”扩大了资助范围,逐步支持发展手艺人传习坊。

  2018年,我回到我出生的小山村翁贡村,建立了“蓝花叙事”生活小馆。今年年初,我们在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地海龙囤建立第二个“蓝花叙事”生活小馆。小馆有我多年收藏的近2000件藏品,凝聚了我们20年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真心。

  现在以“蓝花叙事”生活小馆为基地,我们建立起一个集基础性研究、传承人口述史、文化交流、非遗培训、文创孵化、研学游为一体的整合平台。今年春天,“蓝花叙事”生活小馆手艺人驻村计划第二期启动,我们请来老朋友赵运祥教我们种靛、印花。看着他踏实的每一个动作,我知道,再精美绝伦的现代化美物也无法代替时间赠给我们的礼物。

  源于乡土,回归乡土,我们要让蓝花成为当地人与外界的桥梁,成为中国非遗与更广阔的平台互动的媒介。让蓝花带我们到更大的世界。

  (作者为“蓝花叙事”公益文化项目发起人)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30日 05 版)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